疫情防控不放松,审判执行不停转,武汉市中院青年法官“淬火”挑大梁

2020-05-18 09:13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长江网5月17日讯 近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青年干警胡锐仍旧马不停蹄,一上班,他就连续协调省内外六家法院对一起刑事案件中涉案的多个异地银行账户进行续冻。

同为年轻干警,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杨毅和民一庭副庭长王薇,在5月初都收到了一张“特别成绩单”:杨毅指导的一起涉疫刑事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列为典型案例,王薇利用下沉社区防控间隙领衔撰写的司法改革细则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全市法院试行。

从左至右依次为:胡锐,杨毅,杨丹,王薇,潘捷,余杰。 记者史伟 摄

胡锐:坚守执行指挥中心60天确保重要执行不停转

从2月16日到4月15日,胡锐创造了连续60天独自坚守执行指挥中心24小时应急值守的工作记录,累了困了就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歇一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市两级法院党员干警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2月3日,胡锐率先下沉到青山区冶金街现代花园社区,参与社区疫情防控。

随着全市法院因防疫需要暂停诉讼服务场所,但时限性要求极高的续封续冻,作为法院执行工作的重点却一刻不能停,哪怕只有几分钟没到位,就有可能造成财产脱封失控,当事人利益受损。

武汉市中院决定实行执行指挥中心24小时值守,统筹协调疫情期间突发各类执行事务,保证两级法院重要执行事务不停转。

执行局青年干警胡锐。 记者史伟 摄

“我年轻,家里负担轻,我上。”胡锐主动请缨,将被子、衣服和行军床搬到指挥中心,与妻女开始了“同城分居”生活。

胡锐白天通过微信电话跟各银行、各协助单位、各委托法院以及当事人沟通协调续封续冻事务,晚上仔细核对案件信息、整理文书材料,每天连续工作时长达15小时。

其间,他积极协调在汉19家银行及相关单位,办理涉及刑事、民事、保全、执行和委托各类事务,协调本地银行账户完成续冻事项268件,线上委托外省法院办理紧急续封续冻和保全事项241件,解冻银行账户2649万元,保障了相关在汉企业顺利复工复产。

杨毅:指导疫情刑事办案成为最高院典型案例

5月15日,武汉市中院刑一庭干警杨毅接手一起上诉的涉黑案。

在近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他经手办理的有影响的涉黑案就有3起,承办了全国首例长江流域涉黑非法采砂团伙案,全国首例“黑中介”团伙等社会影响较大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

2019年,武汉市中院又推荐杨毅先后参加中央扫黑除恶第十二督导组和武汉市扫黑除恶第六巡察组,对中央、省市交办、督办的涉黑涉恶案件线索核查情况进行督导。

青年法官杨毅。 记者史伟 摄

根据巡察组的部署、安排,他查阅台账、卷宗3000余册,24小时待命,随时参与各疑难案件的专案研判,判断当地执法办案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上的不足,撰写大、要案专题报告,为巡察组的问题清单、问责清单提供第一手素材。

“在各个平台不断有机会淬炼,我觉得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提升。”杨毅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

今年2月初,杨毅参与了全市法院多起涉疫刑事案件的审判指导,其指导的发生在硚口的一起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作为典型案例发布。

王薇:抗疫期间起草全市司法改革文件通过最高院审核

4月27日,作为全国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试点工作的重点内容——《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实施细则(试行)》等五项细则,终于通过最高法院的审核,即将进入司法实践。

青年法官王薇。 记者史伟 摄

好消息传来,武汉市中院民一庭年轻的副庭长王薇和一起奋战两个多月的小伙伴们欢呼雀跃。

今年2月初即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的王薇,同时肩负着全市法院“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文件起草重任 ,王薇坦言“责任很大、压力很大”。

2月9日,接到工作任务后,王薇发动民一庭13名青年骨干法官和法官助理,组建微信讨论群。每晚7点,结束社区工作回家后,大家不顾疲惫,在群里一起研读最高院、省高法的方案精神,借鉴北京、杭州、广东等法院的做法,结合武汉市的具体情况制定一条条细则。

“实施细则凝聚了新一代法院人的智慧与力量,也见证了年轻干部的成长与担当。”王薇说。

为年轻干部成长搭起“戏台子”、撑起“腰杆子”

像胡锐、杨毅、王薇这样的青年干警迅速成长的例子还有很多。

据了解,武汉市中院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有244人,占在编总人数46.7%,其中,近八成年轻干部在审判执行一线。

青年法官杨丹。 记者史伟 摄

干警杨丹从区法院遴选到市法院不到8年,经历了多岗位历练,工作实绩突出,被选拔任用为研究室主任,刚满40岁的她目前是武汉中院最年轻的中层正职。

青年法官潘捷。 记者史伟 摄

民二庭干警潘捷在基层法院锻炼期间,开发设计了自动化本息计算工具,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干警余杰,承办案件多次入选最高法院发布典型案件。

青年法官余杰。 记者史伟 摄

2019年以来,武汉市中院着力建立健全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培养机制,激发担当作为。118名优秀年轻干部被纳为储备、培养对象,其中还有23名优秀年轻干警被遴选为员额法官,33名年轻干部轮岗交流。

3月15日,武汉市中院制定了《关于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工作方案》,将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对象、储备对象列为重点考察识别对象。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

“充分信任、积极引导、严格培养,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搭起‘戏台子’,撑起‘腰杆子’。”武汉市中院负责人如是说。(记者万勤 通讯员王田甜 黄文娟)

    (原载于《长江日报》2020年5月18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