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司无论输赢都让人心服口服,当事人专程赶回武汉追思好法官张国刚

2020-11-11 16:14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长江日报-长江网11月10日讯 江夏好法官张国刚走了,他的清正廉洁、执法为公的故事留在了许多老百姓的心中。11月10日,多名当事人向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讲述了自己和张法官因案结缘的故事,“无论胜诉还是败诉都让人心服口服”。

张国刚(左二)和同事们合影(资料图)。江夏区法院供图

“请他吃饭请了五次他都不去”

当事人从咸宁赶回武汉追思张国刚

“能遇上张法官,真的是我运气好。”陈军一直在江夏区做销售树苗的生意,2017年,因为合同纠纷,他曾去乌龙泉法庭打官司。他说,当时接待自己的就是张国刚,虽是庭长,一点架子都没有。

2014年,李某从陈军店铺买走一批树苗,一直没有付款。因为是熟人,既没合同,也没打欠条。2016年,陈军让李某补写了欠条。

立案后,被告李某不接电话,张国刚多次找到李某家中,希望他出庭。陈军回忆,张庭长前前后后为这事跑了三四次,连李某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陈军一心想拿到判决书,将来好执行。但是张国刚劝他,如果一味逼对方还钱,可能会引发新矛盾。

在张国刚主持调解下,李某同意分期还清债务,双方达成调解。

拿到调解书后,张国刚细心叮嘱陈军,保存好法律文书,如果对方没有按约还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一年后,李某将欠款付清。

“拖了几年的钱终于收回来了,我发自内心地感谢。”陈军说,想请张法官吃顿饭表示感谢,前后请了五次,他都一口拒绝。“他特别诚恳地说,这是他的工作,应该做的。”

听闻张国刚去世,陈军当时在咸宁办事,他专程驱车赶到乌龙泉法庭,表达对张国刚的追思。陈军哽咽道:“他真的是个好法官。他走了,我一定要送一程。”

延长庭审时间只为快结案件

被告律师为好法官点赞

40多岁的张珲和爱人李敏以卖菜为生。2018年11月的一天,凌晨2时左右,夫妻俩像往常一样驾车去进菜。这时,对面突然来了一辆逆向行驶的渣土车。“我睁开眼,已经在医院了。”张珲回忆,当时自己和妻子伤势很重,身上多处骨折,妻子13根肋骨被撞断。

为了治病,夫妻俩东挪西借十几万元。庭审中,张法官得知夫妻俩举债治病,家中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为了早日审结案件,张国刚延长开庭时间,争取快审快结。

“两个月前我还在法庭上见过张法官,认真负责。”被告方的代理律师王攀迪回忆,一般交通事故的双方对垫付金额有争议,基本上会在庭外核实,然后回复法官。但是张法官硬是让双方在庭上一项项核对,拉长了庭审时间,自己当时不以为然,事后了解到张法官是为了原告早点拿到赔偿金,心里不禁为他点赞。

张珲说,判决出来不到半个月,他就拿到了赔偿金,比想象中快很多,一般都要三个月,一问才知道是张国刚法官为了解决他家的困难,快审快结。“从立案到拿到赔偿,我们夫妻俩都在医院,都是律师在办,我们和他素未谋面,他却尽心尽力,全家人心存感激。”

1万元的小案子磨了三年

张法官连一包烟都不愿意收

“这样的好法官真是不多见。”2013年,村民尤保国将自家的挖掘机出租给王某,工程完工,王某耍赖:拒绝支付1万多元钱的费用。

案子标的额很小,尤保国怕法院不立案。当时,他连立案材料都不知道有哪些,是张国刚手把手教他整理的材料。

“我和张法官一起找过王某,但是每次去王某就说自己没钱。”尤保国回忆,王某的家里、工地、公司,从立案到执行,张国刚陪他去了十来次,因王某名下没有财产,银行账户也没有钱,这个小案子前后僵持了近3年时间。

一天,张国刚打电话给尤保国,说发现王某在一个公司任职。法庭立即联系该公司,从王某的每月工资中扣除一定费用,作为执行款。

“一共才1万多元,但是磨了张法官几年。”尤保国说,这么小的案子他都愿意花费这么多时间,却连一包烟都不愿意收。

暴雨突袭鱼塘变泥塘

普法讲理双方握手言和

2016年夏天,武汉暴雨袭城,在乌龙泉,因为雨水冲刷,不少泥巴顺水流进了村民刘某的鱼塘,鱼塘变成了泥塘,刘某找到附近矿区企业讨说法。因沟通不顺利,刘某一气之下跑到乌龙泉法庭,要起诉矿区企业。

“尽管暴雨属于不可抗力,但是企业也有责任。”实地查看现场后,张国刚拿出法条,对照着给村民和企业普及法律知识。

经他调解,企业对鱼塘淤泥进行清除,加固围墙,整改坝体。刘某见状,主动撤诉。双方握手言和。

被告企业的法务经理罗先生回忆,“张法官先从专业角度剖析了不可抗力和相邻关系,又从情理上讲了社会责任和企业声誉,一番分析下来,要我们清淤整改,我们心甘情愿,心服口服。”(文中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

(记者耿珊珊 通讯员杨睿 实习生胡慧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