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万“执行款”如何满足880多万元标的? 他们用“温度算法”解难题

2019-12-17 15:10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长江日报-长江网12月16日讯 被执行人某鑫公司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但涉及到31个案件,其中包括合同纠纷、工人工资等,总标的880余万,排在第一执行顺序的一民营企业债权就有600多万,而轮候执行的27名工人的工资共计100多万。这个执行算术难题该怎么算?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12月16日获悉,江夏法院给民企做工作用大件动产抵债120万,并经同意用小件动产拍卖了33万给27名工人发工资,江夏法院推出的这个“温度算法”值得点赞。

在前期执行过程中,江夏法院执行员敖绪军查实某鑫公司账上确实已经没有资金,执行款的来源只能通过拍卖该公司仅有的一些设备、器械、办公用品等动产。

执行款的来源有了,可执行法官却犯了愁,因为这些动产拍卖流程需要很长时间,拍卖所得可能远远不够满足880多万的标的,而且也一直没有买家愿意购买。

执行员一面进行动产拍卖的流程,一面多方打听联系有没有买家愿意购买。终于,有一家竞拍人愿意购买,可却只愿意以废铁价格收购部分大型器械,执行员反复权衡,意识到如果草率处置只能造成双输局面。

为了争取实现可供执行财产的“最大化”,执行员多次上门走访、现场勘验,固定财产现状,并召集当事人协商处置方案,考虑到接近过年了,执行员希望能够在保障第一执行顺序民营企业的同时,尽可能保障27名工人的利益。在执行员的反复协商沟通之下,该民企同意以该公司大件动产作价120万抵偿债务,其余小件动产公开拍卖,并将拍卖所得的33万元用于支付27名工人的工资。同时,执行员也不断与工人们沟通,其中有8名工人表示理解,也感谢执行员为他们所做的工作,8人同意一次性领取7000元后,放弃剩余标的。

11月下旬,27名工人工资陆续发放,执行员通过将有限财产“最优解”,既保障了民企,也保障了民生。

今年11月,江夏法院执行局开展了主题为“促执行、保民生”的冬季攻坚,此案是涉民生案件“有温度”执行的典型。11月以来,江夏法院共执结案件7675件,到位标的29367.11万,集中出警180次,拘留28人,发布失信4691人次。(记者万勤 通讯员杨睿 方文博)

    链接:http://www.cjrbapp.cjn.cn/p/143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