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制服、纸巾盒、菜单都印上了知名虾店的名字

2家冒牌“巴厘龙虾”被“摘牌”

2019-04-26 15:47
来源: 长江日报

1496261_cbzt02_1556203269964_b.jpg

 4月25日傍晚,汉口万松园雪松路上的巴厘龙虾店门口不少食客在排队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如果你生活在武汉,一定知道鼎鼎大名的四大“汉味虾王”之一——“巴厘龙虾” 。到万松园的巴厘龙虾啜顿虾子,已成为许多武汉人款待外地朋友的“保留节目”。近年来,因为利益驱使,一些冒牌“巴厘龙虾”店在江城悄然出现,不仅欺骗消费者,还损害品牌利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长江日报记者25日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巴厘龙虾”已启动打假程序,目前已通过法院对两家冒牌店进行了“摘牌”。

 冒牌店内挂满“巴厘龙虾”招牌

 2017年9月18日,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受理了武汉市巴厘龙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诉湖北吾来巴厘龙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巴厘龙虾店、吕某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

 原告称,“巴厘龙虾”作为字号,自2010年开始经营至2017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任何人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巴厘龙虾”字号的行为,均属侵害原告企业名称权的违法行为。但2016年1月开始,被告吕某成立被告东湖巴厘龙虾店,使用原告字号经营,2017年2月,吕某又成立武汉市洪山区吾来巴厘龙虾店经营,并于2017年7月成立被告湖北吾来巴厘龙虾公司经营,在餐厅悬挂“巴厘龙虾”招牌,在员工制服、纸巾盒、菜单、订餐卡和发票上使用“巴厘龙虾”字样,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造成消费者混淆与误认,严重侵犯原告的合法权益。

 原告请求法院判令三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原告损失、维权费用人民币686万余元,在本地有影响力的媒体上刊登15天声明、公开赔礼道歉。

 法院判三被告“不正当竞争”

 经调查,法庭查明三被告侵权行为属实。法庭认为,经过多年的持续经营,“巴厘龙虾”既作为武汉巴厘龙虾公司的字号,又作为提供的餐饮服务的名称,在武汉市范围内已经具有较高知名度,并为公众所熟知,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知名商品”的条款,对“巴厘龙虾”的商标权进行保护。被告的行为应当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

 法官综合考虑两被告的经营地址、经营时间以及经营场所的装饰装潢细节,酌定被告湖北吾来巴厘龙虾公司、东湖巴厘龙虾店因不正当竞争行为给武汉巴厘龙虾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万元。

 2018年3月30日,法庭一审判决三被告赔偿原告损失70万元,双方均提出上诉。2018年11月7日,法庭作出二审判决:被告立即停止在其营业场所内使用“巴厘龙虾”字样,吕某和湖北吾来巴厘龙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限期赔偿原告武汉市巴厘龙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经济损失30万元、15万元,及原告为制止侵权行为支出的合理费用、二审诉讼费,共计59.2万元。目前,该案件仍处于强制执行阶段。

 长江日报记者梁爽 通讯员王田甜 余杰 赵千喜

(原载于《长江日报》2019年4月26日第13版)

不查不知道 一查吓一跳

最多时有70余家店假冒“巴厘龙虾”

 长江日报讯(记者梁爽)“目前,巴厘龙虾公司已经启动新一轮打假行动,用法律诉讼和行政投诉相结合的方式维权。”25日下午,巴厘龙虾公司副总裁徐颖聪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打着“巴厘龙虾”旗号的店子,最多时有70余家,不少采取加字或改字冒牌,打擦边球。

 徐颖聪说,2016年时,有食客陆续向巴厘龙虾公司的实体店或微博、微信账号询问,光谷软件园和洪山区书城路的2家挂着“巴厘龙虾”招牌的虾店是不是假冒的,因为2家店的口味实在与此前吃过的巴厘龙虾不同。此后,巴厘龙虾公司开始取证,并在2017年起诉至法院,“最后我们虽然胜诉了,可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诉讼期间,巴厘龙虾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打假团队。“打假靠企业一己之力收效甚微,周期长,成本也很高。”但徐颖聪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武汉正在全力优化城市的营商环境,对于巴厘龙虾公司的打假困境,工商部门还专门下发了文件,就“巴厘龙虾”注册商标专用权进行了长达7个月的保护行动,目前冒牌店数量已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