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深耕 | 用心用情,让正义可感可触

2025-01-22 16:38
来源: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如何让司法服务成色更足、底色更暖?

武汉法院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聚焦群众对公平公正的新需求新期待,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用心用情做实便民服务,接受民主监督,开展普法宣传,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科技赋能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1.jpg

 

东湖高新区法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司法服务平台。


“申请执行人xx与被执行人xx劳动争议一案,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法院已于2024年12月20日发放一笔案款,金额20000元。”近日,申请执行人李先生(化名)收到来自法院的案款到账短信。

“收到法院主动发给我的短信,感觉很心安。”在外地出差的李先生感慨。

以保障当事人知情权、监督权为出发点,武汉中院向科技借力,在立案、分案、查封、扣押、罚款、冻结、拘留、评估拍卖、以物抵债等关系当事人切身利益的15个关键节点设置短信提醒功能,让当事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案件进度。

智慧法院建设,“走新”也“走心”。

一站式解锁“指尖上的服务”,积极促进科技创新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在线诉讼服务平台,将诉讼引导、立案登记、文书下载等全流程诉讼服务集于一体,满足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互联网打造“云端上的庭审”,将互联网技术要素与庭审规则深度融合,打造互联网实时在线、音视频实时交互的科技法庭,司法为民、司法利民、司法便民的举措愈加务实。

 

群众监督,让每一个案件“掷地有声”

 

2.jpg

 

汉南区法院通过极目新闻平台直播法拍车辆集中展示拍卖活动。


近日,湖北省人大代表程林利接到了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法院的电话。

几天前,他应新洲区法院邀请,现场见证了一起涉企案件的执行。如今,案件顺利执行完毕,法官在第一时间联络程林利,报告情况。

这已经不是程林利第一次参加新洲区法院的公开见证活动。他用“敢做善为”来形容法官在办案中展现的司法担当:“现场见证,让我更加直观感受到法院敢担当、善作为的正气。”

这是近年来武汉两级法院自觉接受监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缩影——力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对疑难复杂案件公开听证、公开见证。

监督见证,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法治“同心圆”越绘越实——

“互动式”促发展。黄陂区法院主动接受监督,邀请黄陂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法院,体验司法便民利民服务,共话营商环境新发展。

“沉浸式”听庭审。蔡甸区法院公开审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邀请人大代表、辖区群众和媒体记者等五十余人现场旁听,“零距离”观摩,“沉浸式”教育。

“直播式”集中拍。汉南区法院直播“卖车”活动圆满收官,执行干警化身网络“主播”,通过媒体平台全程直播法拍车辆集中展示拍卖活动,吸引了35万网友在线“云看车”,提高涉案财产处置变现率。

2024年武汉法院主动邀请代表委员视察工作、旁听庭审、见证执行、座谈交流近千人次,坚持把法院工作置于社会各界监督之下,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

 

主动发声,让法治强音飞入“百姓家”


3.jpg

 

全市法院定期发布司法审判白皮书。


近期,武汉中院发布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红榜案例,披露全国首例AI大模型商标侵权案件、中小微医药企业破产重整案等一批案例,进一步让司法预期“稳”起来,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强”起来。

主动发声,彰显司法担当。全市法院围绕民生关切,组织和参与多场新闻发布会,定期发布司法审判白皮书、典型案例,公布法院工作报告……

发布权威信息的同时,全市法院还用心用情讲好法院故事,展示法治建设成果,法治音量愈发嘹亮——

亮点宣传精彩纷呈。精心推出“全面深化改革武汉法院篇”等专题报道。武汉中院蝉联全国法院“十佳天平号”,官方微信号获评“全国法院百优新媒体账号”。

案例宣传出圈出彩。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谢谢法官阿姨,我终于有妈妈啦!”》等一批有温度的案例在央媒亮相。执行微视频再现执行现场,传递法治信息,全网浏览量破1000万次。

普法宣传走深走实。“周二之约·走进人民法庭”邀请“普法网红”、市民代表互动直播。打造“小石漫谈”普法漫画品牌,获最高法院推介。青山区法院司法拍卖直播,汉南区法院生态环境保护巡回审判直播,吸引数百万网友围观点赞。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如我在诉,念念在兹。

展望未来,武汉法院将继续坚持面向人民群众,推动更多司法服务落地实施,让司法活动更加贴近民心、顺应民意,促进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