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法官”和她的218个“孩子”

2007-03-22 09:33
    武汉法院网讯(信息员倪萱 冯明)她以坚定的信念,在少年刑事审判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余年;她以饱满的激情,精心审理了500余件少年刑事案件,涉案620余人;她以超越母爱的情怀,唤醒了众多尚未泯灭的良知;她以“妈妈法官”的臂膀,为少年犯撑起一片蓝天!10多年来,她使218名少年犯走向了新生,帮教成功率达到99%。其中有136名少年犯重返学校,16人考上大学,1人考取研究生,1人在缓刑期间为救助他人而英勇献身,被追授为烈士。她就是被一批又一批曾经失足的孩子们亲切称呼为“妈妈法官”的邱建军。为此,邱建军先后获得“全省劳动模范”、“全省十杰政法英模”、“全国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先进个人”、“全国少年法庭先进个人”、“’2005中国法官十杰”“银法槌”奖、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她“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

                              给人一个悔罪机会   或许能改变人的一生

    当邱建军看到一个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因犯罪给社会、家庭带来危害和痛苦时,她的心被深深刺痛,她决心要在看似冰冷的法律中融入暖暖的亲情,将法、理、情贯穿于审判之中,促使少年犯认罪服法,让他们悔过自新、重新做人。

    中学生小涂因看不惯同班同学方雨,放学后便邀了11个同学将方雨挟持至江边,拳打脚踢至方雨重伤。这12名少年犯大部分是省重点中学高三和市技校即将毕业的学生,一旦被判刑或劳改,就失去了上大学和毕业的机会。邱建军把被告人及其家长带到被害人病床前,让他们亲眼目睹被害人的伤情,使少年犯们对自己的罪行痛恨不已,纷纷悔过,表示愿意接受法律审判。他们的家长也积极筹措资金15万元,赔偿了被害人的医药费,最终得到了被害人的谅解。然而,少年犯杭涛在被判缓刑之后,其所在的学校为严肃校纪,将他开除。杭涛和他的父母着急了,便请邱建军帮忙。当邱建军不厌其烦地找到学校领导时,校长问:“你是杭涛的什么人?”“我与杭涛虽没有亲情关系,但我是一名少年刑事法官,和学校老师一样担负着教育的责任。你们是在培育走正道的苗子,我是在把走岔道的苗子扶正。如果杭涛不能回到学校,他有可能从此自暴自弃。但如果学校给他一次机会,说不定就会浪子回头。”邱建军的一番话感动了校长。几经周折,在杭涛及其家长与学校签订责任状后,杭涛终于回到校园。当年,杭涛便以高分考取了武汉一重点大学,4年本科毕业后,他又顺利考上硕士研究生。

                              探索“两个延伸”方法   挽救更多失足少年

    通过多年探索,邱建军在审判实践中总结出“两个延伸”,即庭审前深入到学校、单位、居委会、派出所了解青少年犯罪的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庭前延伸”,审判后认真制定回访帮教措施的“庭后延伸”。在审理一起抢劫案中,邱建军发现被告人彭伟法定年龄经公安机关鉴定为18周岁以上,但被告人却称自己未满18周岁。彭伟没有户口,其母亲又因丈夫被判刑劳改、儿子被关押受到严重刺激,精神恍惚,无法说清儿子具体出生年月。为弄清事实真相,不留隐患,邱建军带领书记员数次走访该犯所在居委会、学校和其父亲劳改场所核实,最终找到了彭伟作案时未满18周岁的确切证据,为正确量刑找到了法律依据,避免了一起错误判决。

    为了防止被判处缓刑的少年犯再次走上犯罪道路,每一起案件宣判后,邱建军都要为每个被判缓刑的少年犯建立档案、登记卡,对其家庭基本情况、成长过程、犯罪原因等内容一一记录在册,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通过跟踪帮教降低重新犯罪率。少年犯张荣被判处缓刑后,一度悲观失望,情绪低落,流露出“破罐子破摔”再次犯罪的念头。发现这个苗头后,邱建军多次登门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给他讲缓刑期间犯罪的法律后果,鼓励他振奋精神,学习技能,自食其力。在邱建军的教育下,张荣打消了消极念头,还多次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受到有关部门的表扬和奖励。

    邱建军每当听到少年犯称呼她“邱妈妈”的时候,她就想起那个高大英俊的杨洋。这小伙子在校读书时因受他人影响参与抢劫,被判了缓刑。在邱建军的帮助下,他完成学业后,应聘考上了武汉一纸业公司的保安员。该公司在江西南昌开分厂,条件艰苦,杨洋主动要求到南昌。临行前,他特地找到邱建军辞行,动情地说:“邱妈妈,你放心吧,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用实际行动来洗刷身上的污点。”谁知他这一走,却再也没有回来。当年9月26日,杨洋在午休时,突然听见工地有人喊救命,他迅速冲向工地,得知有个民工在井下施工时遇险,一名保安下井营救也没有上来时,杨洋毫不犹豫跳了下去,用双手举起奄奄一息的战友,战友得救了,当他再次用尽全身力气举起民工时,他因严重缺氧陷入淤泥,再也没有回来……。每当想起杨洋,邱建军心里不禁隐隐作痛。

                              自己再累再苦一点   社会就多一份安宁

    对待少年犯,邱建军不仅从思想上教育挽救,而且还从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改邪归正后能在社会上和正常人一样地生活。

    失足少年谌文被判缓刑完成学业后,在邱建军的鼓励下,考上了某高速公路收费站保安员。被录用后,该公路公司得知其是缓刑犯,随即将其解聘。为此谌文及家人陷入难言的痛苦之中。谌文认为是社会抛弃了他,将自己关闭在家中绝食。谌文的父母急得没法,找到邱建军。当时正值五一节假期,邱建军闻讯急忙赶到谌文家中。稳住谌文情绪后,她又赶到公路公司协商。在邱建军的努力下,该公司恢复了谌文的工作,使他重新回到原来的岗位上。现在,由于谌文工作非常吃苦认真,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赞许,并且当上了班长。

    邱建军的谆谆劝导,唤醒了一个又一个少年犯。失足青年李刚从农村到武汉打工,想过富裕生活,但他选择了不劳而获的歧路,因犯抢劫犯罪,被判处缓刑。邱建军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人都想过富裕生活,这并不错,但要靠自己辛勤劳动去改变生活,挣来富裕啊。”李刚回到家乡后,邱建军利用写信等多种方式,从未间断对他的帮教。去年五月的一天早上,李刚背着一筐蔬菜来到法院找到邱建军,说:“邱妈妈,我昨天到法院来找您,说您已经下班了。后来从门卫那里打听到您家的大概住址,我就到那找您,可找到很晚很晚也没找着,我就在附近的一个工地上睡了一晚。今天一早我便又来到法院,总算找着您了。没别的事,我只是来给您送一点青菜,这可是我一瓢水一瓢水亲手浇灌种出来的啊!”看着还沾着新鲜泥土的一筐疏菜,邱建军的眼眶湿润了......。

    (编审李正国  责编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