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难到他这儿就不难?孙兆松4年执结案件1100余起

2022-08-01 09:23
来源: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没有想到,我们的案子不到两个月就执行到位了!”7月20日一大早,上海某企业的委托人兴奋地给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武汉中院)执行局发来对账单截图:本次执行到账4600万元。

受理该案的执行员名叫孙兆松。4年,他执结案件(即执行结案)1100余起,其中疑难复杂案件10余起,是武汉法院执行战线的一名尖兵。



图为孙兆松在银行查账(左一为孙兆松)。(武汉中院提供)

认真做事

从“副营职”到法院新兵,再到执行尖兵

黑黑的脸膛上,因长期熬夜留下两个重重的黑眼圈,让孙兆松显得异常老成。其实他40岁不到,从事法院工作也才刚满6年。

2016年,孙兆松从部队副营职干部转业到武汉中院,成为执行局执行实施处的一名普通干警。虽然在部队期间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但既非法律专业出身,也无实际办案经验的他决定从头做起。

专业知识不足,他就拿着书本一点一点啃,跟着法官一点一点学。工作、学习时间不够,他就早上8点前上班,晚上9点后下班,周末就“住”在办公室钻研。业务不熟,他就拜业务精通的老法官为师,跟案学习。

一次,孙兆松跟老法官一起到汉阳钢厂勘查一批钢材,几百吨的钢材露天堆放在月湖边,上面太阳晒,下面湖水照,几个小时下来,人脱了一层皮。见孙兆松能吃苦,老法官也就倾囊相授,“执行是个苦差事,整天东奔西跑不说,稍有不慎就会两头落埋怨。干好执行不仅要吃苦耐劳、敢于打硬仗,还要以心换心,真心诚心为群众着想……”

两年后,孙兆松独立承办了第一起案子。

一家文化公司未经授权许可,擅自播放音像作品,被告上了法院。法院判其停止播放侵权作品并赔偿。“这些流行歌曲大家都在放,凭什么要我赔?”败诉后,该公司老板胡总想不通,拒不履行判决。

“保护知识产权要靠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你想,如果别人不付费就拿你的作品卖钱,那你的公司怎么经营?”孙兆松反复上门交心谈心,释法析理。经调解,文化公司不仅全额赔偿原告损失,双方还握手言和。

6年,从一个司法新兵迅速成长为一名能挑大梁的执行“尖兵”,孙兆松说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认真、用心办好手上的每一起案件。

敢打硬仗

主动请缨安全腾退“化学楼”



图为孙兆松主持执行听证会(左一为孙兆松)。(武汉中院提供)

执行工作是司法判决兑现的关键环节,也是矛盾冲突集中爆发的环节。

2021年7月,一起棘手的“化学楼”腾退案摆在了武汉执行局的面前。

一年前,某环境公司以该公司大楼为抵押,向银行贷款7000万元,逾期未还,法院将该楼拍卖。2021年5月,某科技公司以7000余万元购得该楼,但环境公司拒绝腾退交房,放话称楼内有易燃易爆品。

“我来想办法!”关键时刻,孙兆松主动向领导请缨,可谁知第一次上门沟通,就吃了闭门羹。环境公司负责人刘总既不见面,也不接电话。该公司留守人员一听他是法院的,马上就要“赶”他走,情绪十分激动。

孙兆松与同事们冒险进入大楼,发现楼内有七八间制氨实验室,放置大量的化工原料和仪器。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干警们迅速查勘清楚地形,现场拟定化学物品安全搬运、保管方案,为后期强制腾退做好准备。

同时,孙兆松通过各种方法与刘总联系。电话打不通,他就每天跟刘总微信留言,释明利害关系,争取配合。

两周后,刘总终于打来电话,“贷款被前任法人挥霍一空,公司现在已停业,我自己都在外面打工,管不了这些事”。“钱虽然是前任法人在时借的,但借款主体是公司,公司就应该还。”孙兆松话没说完,对方就挂断了电话,他只好继续耐着性子给对方发微信。时间久了,刘总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公司深陷三角债,他虽知道公司大楼拍卖成交后应当腾退,但情感上实在无法接受。

“楼没了,人还在,原材料、设备、技术也还在,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可万一你阻碍法院执行,受到法律制裁,留下人生污点,可就得不偿失。”孙兆松趁机开导。三个月后,刘总终于松了口,电话通知公司留守人员配合法院腾退交楼。一场危机被成功化解。

“忠于使命,勇于担责,关键时刻顶得上、打得赢。”孙兆松说,16年军旅生涯,军人特有的敢打硬仗的作风已融入了他的血脉。

全心投入

6次登门劝和6家人

在采访中,不断有当事人打进电话找孙兆松。孙兆松只好中断采访,一一回复,并歉意地向记者解释,每天,他至少要接数十个这样的电话,有问案件进展的,有吐槽的,甚至还有骂人的。“不少人是第一次打官司,有时要宣泄一下,我能理解,所以每个电话我会认真倾听,换位想一下他们的难处在哪,如何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

一次,孙兆松依法冻结某民营企业账户后发现,这家企业虽然遭遇困难,但并不抗拒还款。一旦法院贸然扣划,会对企业征信、经营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于是,他多次联系债主,希望容对方想想办法。果然没过多久,这家企业另筹资金还了钱。

“看似等了几天,其实从长远看,既彻底化解了矛盾,又避免了企业的损失。”孙兆松说, 做人民群众满意的法官是他的理想,更是一种最崇高的使命,所以无论案件大小,他都会全身心投入,尽力减少当事人的损失。

2021年初,孙兆松受理了一起感情交织、矛盾复杂的执行案。

被告李爷爷有兄弟姐妹6人,因其独占父母留下的80平方米还建房及拆迁补偿款,被兄弟姐妹告到法院。

李爷爷认为,兄弟姐妹中只有他家“三代单传”,理应独享。法院判决其补偿另外5家8万余元,李爷爷不肯给,被原告申请强制执行。

孙兆松接手案子后发现,涉案金额不大,案情也简单,但强制执行,拍卖房屋,会伤害亲情,得不偿失。在了解到5名原告只为争一口气,不在乎钱多钱少后,孙兆松先后6次上门做李爷爷的工作。

“一开始老人不开门,我只能扒着铁门向屋内喊话,劝老人不要为了钱坏了心情。不知道挨了老人多少骂,最后一次上门时,老人被感动,主动搬来板凳坐在我对面,说愿意出钱补偿亲友。听到老人态度转变,亲友们也纷纷表示减少赔偿数额,一家人又和和气气在一起了。”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每次接电话,孙兆松都会下意识地用右耳接听。据了解,因为长期奔波,他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左耳轻微失聪,右耳听得更清楚一些。

孙兆松告诉记者,干执行6年,他被骂过,多是案件刚开始时;更多的是感谢,因为案结事了,矛盾化解。每年,他都会收到五六面当事人送来的锦旗。2016年以来,孙兆松先后荣获个人嘉奖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2022年,孙兆松被评为武汉市模范退伍军人。

(长江日报记者陈勇 通讯员王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