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提质增效新答卷

2025-08-06 09:35
来源: 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

今年以来,武汉法院紧扣“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深入贯彻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工作部署,围绕“全面巩固提升”总体目标,按照“12345”工作思路,聚焦主责主业,着力在“提质”上求突破,在“增效”上下真功,严把案件质量关口,全力缩短案件审理周期,努力让公平正义以更高效率、更优质量抵达群众身边。今年1至6月,全市法院结案数同比增长8.79%,法官人均结案数同比上升7.06%,审限内结案率同比提高1.31个百分点。

图片

为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市法院环资庭推行多项举措稳步提升案件结案效率。精准设定结案目标,实行结案每周量化,明确承办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每周需完成工作量,同时加强督导,每周通报完成情况,分析收结案数据,研究疑难新型案件,选出工作质效好的承办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分享工作经验,在全庭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加强同类型及批量案件研讨,通过个案示范判决推动批量案件审判、调解。严抓文书阅核标准落实,强化流程监管机制,重大疑难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集体研究讨论。上半年,该庭审限内结案率持续向好。


图片

武昌区法院牢固树立大审判管理理念,聚焦内部挖潜提效,加强办案主体管理,与院庭长、专责部门监管形成立体监管合力,通过“数据会商、理念更新、监督加压、跟踪问效”实现案件闭环管理。持续深化繁简分流、专业化审判、集约化办理一体推进,畅通“立调审执”流转环节,严格审批流程,严控审限、程序变更。做深做实全案全周期审判管理,充分运用审委会质询、“四类案件”监管、裁判文书阅核、案件质量评查等工作机制,提升案件办理质效。


图片

为持续优化案件办理流程,东湖高新区法院着力推进系统化改革,推行“团队化分工”,组建庭后事务组,将审判案件的报结、上诉、退费、发起归档等任务纳入集约化管理。配套“无纸化办案”,以电子卷宗为核心,打通线上线下材料收转各环节。深化数字技术应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司法”融合路径,构建辅助办案智能平台,形成智能辅助立案审查、文书生成等应用场景,一系列举措有效促进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图片

硚口区法院在释法答疑上精准发力,服判息诉工作成效明显。加强审理过程释法,设身处地考虑当事人实际情况,准确辨析案件争议与利益诉求,实现边审理边解答。深化裁判文书说理,着力增强文书语言的透彻性、易读性,真正做到辨析法理、胜败皆明。延伸释法说理触角,通过“判后答疑+司法建议+以案普法”助力企业、群众解纷明理。健全答疑监督机制,必要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到场见证,提升答疑公信力,以公开促公正促和谐。


图片

汉南区法院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既追求把案件判公,更力争把人心判暖。紧盯矛盾易发领域,善用群众易懂的语言,以案释法把法治理念根植群众心中,努力将纠纷化解于萌芽。做细矛盾调处,处理民生案件时,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以共情沟通消解分歧。做优裁判说理,针对涉农纠纷,法官深入村民院落、田间地头,用方言讲透法理、乡音说清情理,让当事人敞开心扉、息诉止争。通过一系列举措,汉南区法院力促矛盾纠纷实质化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